00.佐藤先生照片.jpg

【 圖片由亞索畫廊提供,攝影師-James Lin,簽名博物館採訪-NICO台北報導 】

 

男人天生有拆解複雜事務的基因,唯獨謎樣的女人,一直是男人花畢生經歷都難以理解的,但藝術家永遠是解構女人方面的翹楚,細膩的觀察力、敏感的美感神經,透過佐藤先生的畫筆下揮灑出的線條與色塊,不但能看透、更能夠欣賞到女性的美及心靈!

佐藤公聰,一個外表看似嚴肅,擁有一雙彷彿能夠透視一切的銳利雙眼,但實際上更是一位內心浪漫熱情、繪畫如詩般的畫家,他的作品不論是早期的印象、表現主義形式,以及後期的新立體與抽象風格,都對台灣的中青輩藝術家有相當重要的影響、國內外政要名流更是爭相收藏他的作品。

他,猶如「藝術界的李白」,在神秘的藝術家外衣之下,筆者將探索畫家-佐藤公聰最真實、赤裸的心靈面對大家……

 

 

出生於日本秋田市、公務員家庭的佐藤先生,喜愛油畫及音樂的父親是他繪畫之初的啟蒙者。日本知名武藏野藝術大學油畫科畢業,在學時亦學習陶藝,之後留學巴黎美術學院(L’Ecole des Beaux Arts),日本第一、全球首席藝術學府的光環下,淬煉他深厚的繪畫功力及多元國際觀的藝術思維。

 

他,22歲即成名,在Preatigious“NIKI”展得獎及參加Sendio NIKI 展出作品。之後還參加NIKI的精選會員展、於Santama藝術家展覽中更榮獲「卓越獎」。世界各地舉辦過無數次畫展的他,自稱是半個台灣人(目前佐藤先生半年住台灣、半年住日本),在台灣展出20餘場,且以大型個展居多,近期2016年佐藤公聰速寫展將於6/11~7/4於保安捌肆‭ ‬類畫廊(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84號)盛大展開,大家不妨去參觀大師的作品唷!

 

佐藤先生於簽名博物館典藏的簽名版中寫道「繪畫是愛的表現」,充滿熱情的畫魂中,含有日本內斂、質樸、典雅的配色及豐富的文化底蘊。流暢且自在的筆觸,將他內心深處的激情揮灑於畫布上,如果沒有對藝術的深情與熱愛,是無法到達這樣的境界。筆者親自接觸到這位大師級畫家,深深感受 到他隨性而至的親和態度,不斷執著創作的精神而感動,相信以他努力不懈的創作、大膽突破自我風格的態度,日後藝術界必會再掀起佐藤風潮,讓咱們拭目以待吧!

 

00-簽名版.jpg

 

 

Q1:甚麼樣的機緣讓您走向畫家的道路‭?‬
A1: 我出身於公務員家庭,家庭成員除了父母之外,還有哥哥、姊姊、妹妹及我。父親是鐵道員,很喜歡聽音樂、畫油畫,所以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很深,我的油畫筆還是父親給我的呢!

 

我家四個小孩裡,我從小即展現畫畫天份,父母朋友也不斷稱讚我畫的很好,所以我自小就立志要當畫家。

 

亞索畫廊總監-陳詩怡也補充說明,在日本,畫家通常都是貴族或公務人員出身,因為畫畫是一個很昂貴的興趣,像佐藤先生就是出身於公務人員家庭。

 

01-老師早期照片.jpg

 

 

Q2:你通常在哪裡找到您的靈感?什麼樣的東西可以激發您更多的創意?
A2:我的靈感來自很多地方,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於「女人」。

 

每一幅作品所蘊含的感受力、美感、性感……等部分,無論直接或間接都和女性給予我的靈感有關,例如:女人看著花朵,而我看著女人,這之中產生「美」的關聯性,常使我感到相當感動。所以「女人」在我畫作中,是很常表現的主題。(小編OS:大師真的是相當率直,毫不避諱的分享「女人」就是他的靈感來源!)

 

02-與名冠合作.jpg

 

 

Q3:請問您在創作作品時,畫作中的細節和動作是在作畫前事先設計過呢?還是在畫作時才浮現的靈感?
A3:我常在講電話時,一邊拿著紙筆隨手畫,有時候講完電話,一看覺得畫的不錯,就保留下來,在創作時覺得適合運用時,就拿來與創作結合。

 

「線條」的表現其實蘊含意義且相當重要。在我開心時和寂寞的時候,所呈現的線條完全不同,線條如同語言一般,作家是用「文字」表現;而畫家是以「線條」表現。

 

03-靈感.jpg

 

 

Q4:請問您是否在創作生涯中,是否有遇到瓶頸或是困境?如何突破?
A4:我碰到瓶頸時,就是「不間斷持續的畫」,並且給自己鼓勵,告訴自己「加油!加油!」,想辦法努力突破自己的困境。

 

04-談話.jpg

( Photographer - James Lin )

 

 

Q5:有哪位畫家對您影響很大?為什麼?
A5:很多畫家都影響著我,例如:皮爾·波納爾(Pierre Bonnard)、畢卡索‭(‬Pablo Ruiz Picasso‭)‬、宮本三郎……等,以前曾因仰慕這位努力創作的大師-畢卡索,親自造訪西班牙巴賽隆納的畢卡索美術館,但發現最好的大師傑作沒有在其中,因為他大量的創作作品作品中,其實最好的作品是在收藏家手中或拍賣會裡頭。

波納爾影響我「顏色」,老師-宮本三郎影響我「態度」,宮本老師是二次世界大戰、明治維新時期以後的戰地畫家,在社會上擁有相當崇高的地位及知名度,在創作上更是不遺餘力,據聞他一天創作時間可高達10幾個小時,我18歲時看到宮本老師穿著白色襯衫、穿著非常新穎且紳士,對我而言就像仰望超級巨星一般,老師用色接近波納爾,在日本更有「色彩的魔術師」之稱。

我和老師學習6、7年時間,以前和老師作品有所類似,但之後在風格上一直希望和老師有所區隔,希望能衍伸出自己的風格、創作出更俱特色的作品。

 


Q6:是否有推薦的台灣畫家?為什麼推薦他?
A6:蔣瑞坑及張萬傳。蔣瑞坑的速寫很強,藉由旅行累積很多的速寫作品;張萬傳是由心創作的畫家,顏色相當純淨,他的作品我很喜歡。陳澄波作品我也蠻欣賞的。

 

06-蔣瑞坑.jpg

 

 

Q7:法國留學對您的影響是什麼呢‭?‬
A7:我在法國僅停留一年期間,當時非常辛苦,因為語言不通、還要兼差打工賺錢。當時白天在法國學習人體素描,晚上在當地日本餐廳打工。

 

當時老師對我的評價很高,說我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學生,尤其是女性的速寫是我的強項。

 

07-女人速寫.jpg

 

 

Q8:為什麼選擇以抽象畫形式表達您的創作‭?‬‭ ‬,是否特別有含意?想傳達什麼樣的訊息給觀看的人嗎?
A8:其實在我的創作的裡頭,並沒有所謂的抽象或具象,我看到的東西已經過我自己內化後再想像、剝離,對我而言早已打破抽象、具象之別。

 

亞索畫廊總監-陳詩怡也補充在他的創作中,其實抽象之中可以捕捉到具象的形體,但具象之中也蘊含抽象的概念。

 

08-近期畫作.jpg

 

 

Q9:您覺得從以前到現在作品創作上有何差異和突破‭?‬
A9:年輕的時候是擁有熱情,但創作的技巧及表現力較不足;現在的能力跟技巧,是可以直接表達出心中所想要表達的情感。

 

09-早期近期作品.jpg

 

 

Q10:除了創作之外你曾經有做過什麼工作呢?哪個工作影響你的藝術創作最深?為什麼?
A10:我從15歲起就立志成為一位畫家,以前、現在或未來都是如此。

 

10-大師工作室.jpg

( Photographer - James Lin )

 


Q11:特別喜歡自己的哪一張作品?原因?
A11:和客人解說作品時,會告訴他們每張畫我都喜歡。(笑)但暗色、造型線條簡單的作品是我近期較偏好的。

 

11-老師喜歡作品.jpg

 

 

Q12:一般台灣的父母都會覺得做藝術會無法三餐溫飽,甚至反對兒女從事藝術創作。您是否也有遇過這樣的狀況,在夢想與現實間的拔河,您是以什麼態度面對?
A12:當然,大家都會認為當畫家比較貧苦。我父母也覺得當美術老師可以,但做藝術家他們是反對地。但自己做爸爸以後,這個樣的狀況就沒有了,我兩個孩子一個從事餐飲業-居酒屋,老二之前從事室內設計,目前轉職成為藝術家,我覺得他繪畫畫的不錯、很有潛力。

 

12-老師與亞索畫廊總監和照.jpg

 

 

Q13:看到有不少報導說您熱愛台灣文化,很好奇在您眼中台灣是什麼樣子的地方‭?‬
A13:1989年剛到台灣展覽的時候,人生地不熟,但感受到台灣人的沒有心機又熱情,常邀請我一起吃飯,覺得台灣人很親切又好客,所以在台灣待非常長的時間。

 

在日本,男女講話有別、敬語和規範較多;在台灣,中間那道無形的牆彷彿被打破了,覺得格外自在、親近感,我也覺得自己如同「半個台灣人」。

 

13-在2014畫廊博覽會攤位前合照.jpg

 

 

Q14:對於如何塑造個人風格?如何跳脫框架思考?
A14:我的繪畫其實沒有所謂的具像、抽象之別,唯有線條、色塊、色彩的嘗試,持續不斷挖掘自己、挑戰自己,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畫出我認為的大師傑作,我想,其實每個畫家這點都是相同的。

 

14-老師好人緣.jpg

 

 

Q15:你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年輕一輩的畫家呢?
A15:不敢當,其實台灣的年輕畫家也給我很多的啟發,例如:蔣瑞坑,他常會建議我要多多嘗試不好表現的題材,不要只去追求表面上很漂亮的創作,聽從你內心最真的聲音,由心而發的創作!

 

我覺得學畫畫不需要找老師,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,其實尋找自己內在的老師更重要、更迷人。

 

我覺得台灣的畫家在「色彩」表現上較弱,為什麼呢?因為你自己內心的色彩觀尚未建立,尚未追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色彩概念,也許和台灣的美術教育有關。而我學習色彩是和「女人」學習的,每個女人都有不同顏色(大師告訴筆者,採訪當天散發出的顏色是明亮的綠色和橘色),但女人充滿變化,每天看到的顏色不同,可以啟發我對色彩的靈感。

 

15-佐藤先生與採訪合影.jpg

( Photographer - James Lin )

 

 

從佐藤先生身上,筆者看到了一個忠於自我、自在生活,卻又執著於繪畫的可愛長者。藝術,也許就是因為藝術家們努力不懈,將自己對於繪畫的熱情幻化成充滿生命力的筆觸與線條,觸動著每一個心靈。

在繁忙的生活中,我們常常為了別人而活卻忘記自己,其實「你」才是最值得珍視的!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挖掘你內在的潛能,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中的「藝術家」。


想看更多佐藤大師作品請洽詢‭ ‬》

亞索畫廊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00巷26弄7號1樓
電話:(02)2325-5797
聯絡人:亞索畫廊總監‭ ‬陳詩怡‭ ‬0986-656-414‭ ‬

 

※註:本文發表時間為2016年6月,因規劃網站遷移故將採訪文移至本平台

arrow
arrow

    MAMOS簽名博物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