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-1.jpg

( Photographer - James Lin )

【 圖片由劉振祥提供,攝影師-James Lin,簽名博物館採訪-NICO台北報導 】

 


雲門舞集的藝術總監-林懷民老師說:「傑出的舞蹈照片往往比真實的演出來的有力」,更指出這位大師的攝影作品常常是雲門創作舞劇的靈感來源之一。林老師還如此寫道:「安靜話不多的他,總是在舞台一角以攝影成為護持我的菩薩」,能得到舞蹈界泰斗如此的讚賞,到底是何方神聖呢?

「簽名博物館」採訪小組,特別帶大家一同窺探這位劇場界攝影大師-劉振祥的快門人生,你想知道如何拍攝完美的瞬間嗎?很多家長更好奇,如何拍活潑好動的小寶貝呢?想成為專業攝影師的途徑為何?專訪中劉振祥毫不保留、傾囊相授,值得專業或業餘的攝影愛好者細細閱讀。

 

劉振祥,出生於台北陽明山,1986年曾為侯孝賢導演的《戀戀風塵》、楊德昌導演的《恐怖份子》電影拍攝劇照;同年起,進入中時報系《時報新聞週刊》擔任攝影編輯、自立報系《台北人》月刊攝影主編、《自立早報》攝影主任,他更包辦國家文藝獎得獎者第一屆到第十八屆的影像紀錄,當你走進兩廳院視聽圖書館時,近20年館藏攝影作品幾乎都是他的大作,他個展與聯展足跡遍及全台、紐約、巴黎、東京、中國……等。他更是雲門舞集的「神攝手」,許多經典之作出自他手。2010年獲「吳三連獎藝術獎—攝影類」獎項,評審肯定其攝影作品「見證臺灣社會與文化的時代變遷與脈動,並成功捕捉舞者瞬間美妙的舞姿動態。」

這些年,劉振祥也出版了幾本著作,各有訴求點:對舞台劇有興趣者特別推薦「前後:劉振祥的雲門影像敘事」、「20X25表演藝術攝影集」;想知道如何拍好您的小寶貝必看「家庭相簿:留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,給父母的一堂攝影課」;想看更多大師作品的朋友,可能要四處挖寶,老師不少大作皆已絕版了!在蒐尋劉振祥攝影著作之前,先來瞭解專業攝影師的世界吧!

 

00-簽名.jpg

 

 

Q1:您開始接觸攝影有多久了?一開始是怎麼開始的?


A1: 我接觸攝影,至今已經三十幾年了。

 

第一次接觸到攝影是1980年,我高中是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,當時攝影課老師是謝春德,我覺得他的教學方法很特別,會帶我們出去拍攝、講故事及分享國外攝影書籍(如:報導攝影深具影響力的馬格蘭圖片社成員作品)的方式來引導我們,因而對攝影產生興趣。

 

主修雕塑的我以前總認為攝影是「附屬品」,把它當成「輔助繪畫取材」使用。直到上了謝春德老師的課,才知道影像本身可以直接進行創作,而不需要再透過繪畫或雕塑…等媒介,打開我的另一扇「視窗」。

 

也因為充滿興趣就常和謝老師討論,畢業後他正巧缺一個助理,就邀我進他的工作室,當了2年助理後才去當兵;對攝影真正的學習,就在他的工作室當助理時期展開。

 

01-1985台北陽明山.jpg

 

 

Q2:可否請您分享成為雲門專屬攝影的機緣?


A2: 早期謝春德曾幫雲門拍照,但當時我只是助理、也不認識林懷民老師,直到我退伍之後,陳懷恩導演介紹我幫當時設在蘆洲的台北藝術學院舞蹈系(現在的台北藝術大學)拍攝演出。拍了幾次後,被林老師注意到,1987年就請我幫忙拍「雲門15週年的巡迴公演」,迄今拍攝雲門已邁入第29年。
 

02-雲門水月.jpg

 

 

Q3:我們都知道老師拍攝的類型很廣,您認為自身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於?


A3: 我拍的類型的確很多很廣,不止表演藝術或新聞報導,包括廣告、電影、建築及室內設計、古董……等都拍過。這些委託的業主都希望藉由我的觀點,重新詮釋他們的商品,雖然各類別我未必很熟,但我會用我的方式重新詮釋,也因為觀看的角度不同,就可以拍出不同的影像。

 

03-工作室一隅.jpg

 

 

Q4:想請教您拍攝的靈感來源是怎麼來呢‭?‬


A4: 我沒有什麼靈感來源,其實就是「平日涉略要廣」,而這就牽涉到「美學」範疇,這是一般攝影者很欠缺的部分,大家都對「技術」討論很多,但現今「科技」發達,幾乎可以靠它解決諸多技術問題,甚至多款APP特效都相當不錯,唯一無法被取代的就是「美學素養」。

 

攝影看似容易,唯一不容易之處,在於你再按下快門的剎那間,它傳達出「你個人的美學觀點」。所有記者在同一時間拍攝同一個人,為什麼大家發表出來的作品完全不一樣?重點在於「你選擇什麼樣的觀點」及「你的美學素養」。表現形式非常多元(空間跟比例、晃動或清楚…)。

 

04-拍攝神情.jpg

 

 

Q5:您如何訓練自己「美感」的部分?


A5:除了「多拍」、「多看」之外,如果只是單純地學攝影,你「熟悉技術」就可以了!

 

但如果想提升攝影層次,不要用「攝影」去學「攝影」,從不同領域、多面向去感受、學習攝影(ex‭:‬文學、美術……等),在你體會、吸收之後,最後這些將轉化到你的攝影上,就會有自己的味道。而不是一直看別人如何拍、去模仿別人的作品,那是別人拍的,不是你拍的!

 

05-1986電影-念念風塵.jpg

 

 

Q6:在長期的拍攝過程中,有什麼事情令您印象非常深刻的?


A6:我從事新聞報導攝影7年的過程之中(1986-1993),很多的歷史事件,我都在現場,一些無法預期、突發及未知的狀況,至今依然印象深刻。

 

我記憶最深的一次,是為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而犧牲的鄭南榕出殯當天,當隊伍走到總統府時,詹益樺突然在我面前自焚,在場者都被警方噴到水,相機也被淋到故障、臉上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。還有1986年的「機場事件」,第一次感受到催淚瓦斯的辛辣味道、及被有顏色的鎮暴水柱噴到(老師和小編分享:當時噴灑有顏色的水,是為了方便警方辨識要逮捕誰而使用的!)。

 

06-1990抗議軍人組閣遊行中面具.jpg

 

 

Q7:在從事攝影行業的過程中,有遇到甚麼瓶頸嗎?


A7:有,很多時候可以靠「器材或技術面」尋求突破。而且工作一個接一個,持續忙碌也很少有時間陷入瓶頸的情緒中。遇到不順時只要「轉念」、「不斷嘗試新的方法」,也許就會跨越障礙、發展出新的東西出來!

 

07-2013玫舞集何曉玫-親愛的.jpg

 

 

Q8:您最欣賞的攝影大師是誰呢‭?‬為什麼‭? ‬


A8:太多了,例子舉不完。有兩位恩師影響我很深-謝春德、張照堂,在學生時期就跟著他們,對他們的作品非常熟悉,與他們一起工作時,也從中體會到很多「處事的方法」及他們「詮釋影像的觀點」。

 

08-謝春德張照堂.jpg

 

 

Q9:舞台上的演出瞬息萬變,您是如何抓住動態人物決定的瞬間‭?‬要如何掌握適當的時機點‭?‬


A9:「底片時期」都是一張一張按,沒有連拍,所以就是要「等待」。

 

對於舞作的「瞭解」及看到舞者的一些「預備動作」(ex:呼吸、肢體上的準備動作……等),他不會憑空跳,一定有預備動作,或者是舞作的「結構變化」,都有其脈絡可循,拍久了大概就會知道,之後就是「等待」了!

 

要在預備動作時就要拍攝,不能等到從觀景窗中看到他完成動作,就已經太遲了!

 

09-1997碧娜鮑許康乃馨.jpg

 

 

Q10:攝影者和被攝者之間的關係很微妙,如果被攝者意識到有人在拍,可能會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,您是如何讓被攝者感到自在的‭?‬這是無意間的捕捉?還是在拍攝前您都會找機會與他們熟識?


A10:其實各種狀況都有。

 

就像我今天接受專訪,知道你會帶攝影師來,也就是在採訪的當下被拍攝。如果是你在街上想拍一個人,當然不能讓人知道你要拍他,他會想閃避,此時就需要「無意間的捕捉」,「紀實報導」最常使用到這樣的拍攝手法。在劇場裡頭所有人工作,就是要給你拍下最精彩的時刻,他們一定會盡情展現最美好的一面。

 

舞蹈是流動的,當我對舞作不熟的時候,也會在「彩排」或是「拍攝劇照」時,請他們先跳一段,讓我熟悉瞭解舞碼,我會記憶有哪幾個動作組合,可以成為屬於這支舞作具有張力的代表性畫面,有時候我會請舞者在一些段落處重新再跳,只為了呈現最好的霎那、最完美的動作!


我拍攝通常有3個階段:(1)「海報」:通常在3個月或半年前就會執行。(2)「節目單」:1、2個月前進行拍攝。(3)最後進劇場「彩排拍攝」。可能在多年後舞者們更新替換之後,還會重新拍攝一次。
 

10-雲門展覽-李佳曄攝影.jpg

 

 

Q11:生命當中很多是當下需要去親身感受,專注在攝影上,是否會讓您有錯失體驗過程的感受呢‭?‬


A11:我已經習慣透過觀景窗感受生活。

 

以拍攝劇場而言,很少有這麼好的工作,一般觀眾進劇院不能錄音、錄影、攝影,但是此工作常常是演出團隊讓我「先拍先看」,我覺得太棒了!

 

11-老師與林懷民合照.jpg

 

 

Q12:一般家長都覺得小朋友很可愛,但也活潑好動、不太好拍攝,您拍小朋友有甚麼訣竅嗎‭?‬


A12:(1)最主要是「背景」及「光線」的關係:現在相機防震及色溫矯正都很厲害,其實很多家長拍攝的問題在於「背景雜亂」,也許可以將他們引導到「單純背景」、「光線良好」的地方,或許問題就解決了。

 

(2)可以賦予照片附加的意義:很多父母都沒有思考要如何拍,相機拿到就開始亂拍。其實小朋友去哪裡玩?拜訪誰?處在什麼樣的空間?這些部分如果可以把它延伸、帶出,圖片就會有「成長的軌跡」。

 

(3)答案在「家庭相簿」裡:書裡面的照片原本僅單純為家庭紀錄,印出來給阿公阿嬤看的,但因出版社邀約出書,所以在書的後面我也有加入一篇「給父母的一堂攝影課」,裡頭有詳述如何拍攝小朋友的小撇步,大家不妨可買來閱讀。
 

12-家庭相簿.jpg

 

 

Q13:攝影數位化後,「後製」這塊一直有所爭論,您本身怎麼看待後製這件事情?可否談一下您對自己作品的後製有什麼基本原則?


A13:其實「數位化」對於劇場攝影是「加分」 多於「減分」,以前用底片拍時,背景很暗、聚光燈投射下人物光線過亮,通常拍出的作品「反差過大」,自從數位化以後「寬容度」變高,你不需帶多種感光度的 底片,一台相機只要調它的感光度即可,出來效果更好。為什麼呢?(1)層次變多(1)善用後製美感加分。

 

如果後製是要幫助呈現出更多細節、更多層次,那這樣後製就沒關係。但如果今天是紀實報導、當然不能後製「合成」,只能將現場及氛圍強調出來。

 

有很多攝影比賽,會把「後製」的定義規範出來,明確告訴參賽者禁止事項,但有一些人還是會偷跑,技術不佳就會被看出來,而評審們也會檢查檔案。另外有一些比賽並沒有限制不能後製,就比較能突出視覺藝術的「創意」及「美學」,但這其實更難。

 

13-攝影展評審.jpg

 

 

Q14:您覺得學習攝影,一定要接受專業的課程訓練嗎‭?‬


A14:接受專業課程有一個好處在於,初學者進到組織或團體裡頭,有「同儕間的激勵」、「交作業的壓力」及「較多的動力」去嘗試拍攝。
據我觀察很多國內攝影家傑出作品,都是在國外留學或學校進修期間拍攝的畢業製作,因為當時沒有工作,可專注於學習與創作之中。

 


Q15:一些喜歡攝影又沒錢買好的相機,只能用較普通設備的玩家,您覺得有機會拍出好的作品嗎‭? ‬


A15:「攝影」和「器材」不是等號。其實用手機的照相功能,一樣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。我曾聽過一句話:「你手中有的那台相機,就是最好的相機!」,當你覺得所處的時空景物能夠感動你,當下你手上有任何可以拍攝的器材(ex‭:‬手機),就可以嘗試拍出你想要的畫面。

 

15-與單農服裝合作.jpg

 

 

Q16:我們知道老師與中國大陸有一些合作機會,談談您與他們合作的觀察與經驗分享‭?‬


A16:可分成幾個部分。

 

(1)兩岸交流攝影活動:我參加過幾次兩岸的交流活動,與中國攝影界接觸,我們受邀至中國某個省份,來自各地的攝影師到指定地點集合後進行抽籤,抽出拍攝地點後,由專人接送至指定的地點進行拍攝,因為地點是陌生的、接觸到是全新的視覺感受,蠻有趣的體驗!主辦單會在活動結束後,將作品集結成冊出版。

 

(2)中國大陸已成為最大的相機市場:攝影在數位化之後成為「顯學」,因為攝影技術部分變得容易解決,門檻變低,隨著經濟繁榮,有錢人競相購買精良且昂貴的設備。

 

(3)攝影作品收藏者較多:例如受邀去參加攝影節、藝術節,也有作品被中國藏家收藏,顯現出其市場的蓬勃,而中國政府也有計劃地收藏傑出攝影作品。

 

16-與上海張軍昆劇團合作.jpg

 

 

Q17:是什麼原因,讓您不間斷堅持從事攝影‭?‬可否分想保持熱情的秘訣‭?‬‭ ‬


A17:因為我就是職業攝影師,平常工作不斷地進行拍攝,我的攝影分成三個區塊:


(1)商業攝影:商業攝影(ex‭:‬廣告)有一定的數量,可得到符合市場行情的收入,亦可維持工作室的營運及開銷。
(2)拍攝劇場工作:工作較忙碌,須以興趣與熱情維持。
(3)拍攝自己想拍的題材:因為前兩項工作不間斷,但希望日後能抽空規劃拍攝一些題材。

 

17-台灣新電影推手們-左起吳念真-侯孝賢-楊德昌-陳國富-詹宏志.jpg

 

 

Q18:成為專業攝影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‭?‬


A18:想成為職業攝影師的途徑如下:


(1)到攝影師工作室工作。此方式較快速進入該行業,如果只是在社群網站宣告要成為攝影師,問題是案子那裡來?誰要請你拍攝?

 

(2)當義工免費協助拍攝。如果喜歡哪個表演團體或單位,有活動時可以先自願當義工,也許未來有機會就可以繼續拍下去。

 

因為台灣缺乏良好的攝影教育環境,迄今也還沒獨立的攝影系所,很多相關科系的大學畢業生連基礎攝影知識都不足。相較於瑞士的攝影教育,他們前兩年在學校進行基礎攝影觀念及技術的養成,第3年整年度須到攝影工作室當助理實習,第4年則是更換到另外一家攝影工作室實習,因為已經接觸、親身參與無數正式專案,技術與產業流程非常清楚,因此學生畢業後可以與攝影業界無縫接軌,這是台灣較欠缺的部分。

 

19-結語配圖.jpg

 

 

專訪當天老師提到從事紀實攝影時的情況,無論是拍攝當中被有顏色的鎮暴水柱噴到、第一次聞到催淚瓦斯味道或是為言論自由犧牲的自焚者,都讓筆者印象深刻且感到心頭為之一震。

在生命中我們無法親身經歷每一件事,但藉由每位「神攝手」之眼,往往可以看到不同的視野與觀點,也許是你來不及參與的感動時刻,又或是更多對生命的體悟。當我們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之時,藉由攝影作品的反思,可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,再次學習謙卑、珍惜一切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。

當攝影成為顯學,拿著高檔相機自稱攝影師者滿街跑的時代,你,要如何與別人區隔、突顯自己的特色,顯得格外重要。正如同於本文中,他送給所有喜歡攝影朋友的一句話,「攝影不只是按下快門,還包括我們如何觀看這個世界。」,多接觸不同領域的新知、多聽、多看、多嘗試,將帶領你走向與眾不同的新境界。

最後,筆者以「你手中有的那台相機,就是最好的相機!」與所有喜歡攝影的朋友共勉,再次感謝大師不吝分享寶貴的經驗,善用手邊的工具,打開心扉去感受、體會,相信我們也能捕捉到令自己感動的瞬間。

 

※註:本文發表時間為2016年5月,因規劃網站遷移故將採訪文移至本平台

arrow
arrow

    MAMOS簽名博物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